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木匠小強:182.80.210.198陳妍希的"爸爸"叫的尷尬癌都出來了,佟大為也走進了好男人,好爸爸路線的誤區,那個孩子,總感覺在什麽裏麵見過,管他呢,總之是爛片就對了,1星,2分!
- 陳支:61.232.71.251優秀的文化認同與衝突電影,謝爾蓋的反思就是導演的反思,蘇聯大國的消亡,俄羅斯民族的逝去。貢巴的轉變更像是導演對於蒙古族的警醒,開篇的手扒肉奶茶到片尾的罐頭果汁,自行車取代了馬,電視機進入了蒙古包,草原上樹起了煙囪,結尾的電話鈴聲。現實+象征的表現方式,表達了商業文明和城市文化對於傳承,對於遊牧文化的衝擊。固守貧窮自然不對,草原上的蒙古族能否堅持自己的信念和認同才是關鍵。(又是一部呼市印記的電影)
- 空明流轉:106.95.220.201斷斷續續終於看完了,開始以為妹妹是犧牲者,直到後半段瓦莉出現,前後半段因此割裂,而即使這麽多場景展現出的席勒,除了好看,才華和人格魅力都欠缺太多,讓我一個對席勒本人抱有極大興趣的人看得索然無味,但瓦莉的愛是那麽鮮活,當男人二字被劃去改為死神的時候,比那幅畫更讓人難過
- 今天runaway:171.11.147.196《紅胡子》是“舊黑澤明電影”之終結,《電車狂》是“新黑澤明電影”之開端,三個最顯著標誌:不再有三船、黑白片變彩色片、無論是主動或者被動黑澤都跳出了自己以往的“舒適區”拍出了許多不同以往的內容及形式。都是聚焦底層悲憫民艱的題材和時代性的“神經症人格”,西方技法-社會(性)心理-東方大導“聖三位一體”啊。但欣賞《電車狂》仍然超出《紅胡子》,黑澤明愈挫愈勇、老而彌堅令人敬佩。《電車狂》開始嚐試了一種類似於今村昌平式的題材視角和創作手法,更具現實性實驗性,審美風格和敘事形式上直接啟發了後來的《夢》。故事本身及典型人物組合的構造亦是出色和深刻的,解讀角度非常廣泛,至今仍有現實意義。黑澤明的電影真是耐人尋味。
- 平安李夫:61.233.114.4一如既往的冗長,實在算不上很好看,硬傷太多了